十字路口  徐梅貴


吳若權

 一生中的很多時候,都必須要用來做事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得愈充分、愈周延,等到正式開始付出努力時,就可以體會到事前充分準備的效果。
 一位成功的業務員,在從事推銷工作之前,如果已經有了很圓融的人際關係,建構豐富的人脈,推銷的工作自然進行的很順遂。相反的,如果等到開始從事推銷工作,才要開始拜訪從前的同學、朋友,重新建立人脈網路,就會顯得很吃力。
 那些久未聯絡的朋友,一但發現他突然登門拜訪,是為了推銷東西,一定避之唯恐不及。不論他的銷售技巧多麼高,產品的功效多麼好,還是無法打動人心。就算勉強成交一、兩次,就會感到後繼無力。一開始工作,還沒正式邁向前,就陷入很大的瓶頸。想當初雄心萬丈,怎知現實如此殘酷?
 這個實例,也可以用來勉勵想要突破人生瓶頸的朋友。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遭逢人生的谷底,彷彿對一切無能為力。接二連三的挫折,會使我們對自己產生很大的懷疑,一再問自己:「我到底該不該堅持下去?」
 這個時候,不妨沉潛一段時間,自我反省一下,看看還有哪些部分可以再加強、再努力?像武俠小說中,那些躲在山中練功夫的大俠一樣,重出江湖之日,必讓武林中人刮目相看。
 成功的人生,有時候是時勢造英雄,有時候是英雄創時勢。但不論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創時勢,兩者的關鍵都是—英雄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把握時機,或順勢開創新局!

耐心準備、靜心等待,才能創造新機

 幸福,是每個人心中夢想的種子。然而,培好土,才能種好花。是的,當我們決心要勇敢地培育心中夢想的種子之前,其實是需要很周延的準備功夫,擁有足夠的能量與養分,才能讓夢想的種子發芽長大,並且開花結果。
 準備工作,需要花費很多功夫,忍受許多單調、無趣的過程,但能熬過這一段枯燥的日子,將來就比較容易成功。
 培土,種花。相較之下,種花比培土有趣得多。一顆種子,從發芽到成長,從開花到結果,都是充滿驚奇的喜悅。一吋綠芽、一朵鮮花,都是具體可見的成就感。
 相對地,培土的過程就無聊極了。尤其,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冗長而沉悶的過程。經常是默默付出,完全看不到進度。不論你怎麼用力翻土、認真施肥,給人立即的回饋。
 甚至,有時你必須強迫急切要種花蒔草的心停下來,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靜靜地等待土壤經過休耕之後,慢慢滋養,直到它恢復種植的能力。這個過程,對於急著要成功的人來說,真是莫大的折磨啊!

事前準備和付出努力,都一樣重要

 我的父親學的是園藝,對種花蒔草非常內行。有幾年因父親職務調動,我們全家搬到台中一處農莊居住,擁有一大片庭園。
 父親閒暇之餘,都在整地種花。我觀察到種花之前的準備工作很多,而且也不好受。光是蒐集垃圾做堆肥,就要花費很多心血,還要忍受刺鼻的臭味及煩人的蚊蠅。但唯有踏實地處理這些步驟,土壤才得以肥沃。
 在培土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向父親抱怨:「又要拿這些剩菜殘羹去『餵』泥巴啊?腐敗的味道好臭喔! 」父親卻顧不得我們的非議,深入「蠻荒之地」與蚊蠅為伍。
 我們也常常急著問父親:「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播種呢?」父親始終笑著說:「不急、不急,播種要看天時,急不得。」各種植物都有不同栽種的時令節氣。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時機,很容易功虧一匱。再說,就算時節對了,土壤還沒有準備好,勉強栽種下去,還是無法長出肥美的花草樹木。
 好幾個月過去了,當我和母親在傍晚採收完自己種的枇杷,父親在後院釀造葡萄美酒,習習晚風飄來玫瑰的花香……小小的心靈,才漸漸體會到事前的準備工作,和正式開始付出努力一樣,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行銷學中,有所謂「重新定位」的原理。當一項產品品牌,因為競爭者出現,搶走部分市場佔有率,或消費者偏好習慣改變,以致對該產品品牌需求減少時,就會應用「重新定位」的原理,改變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看法。
 學者菲力普•柯特樂曾舉一個比較為人所熟知的例子,七喜〈Seven-Up〉汽水,原是給老年人喝的帶有檸檬味道的飲料。他們發現並非所有的年輕人都喜歡喝傳統的可樂,於是改以「非可樂」為新的定位,進入傳統的軟性飲料市場,廣為年輕人所接受。商場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成功案例;人生的舞台上也有很多值得肯定與學習的實例。沈春華小姐從娛樂性質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轉型成為電視新聞主播。資深歌星張琪離開歌壇之後,在義工的領域又大放異彩。
 我曾經受邀去某保險公司演講時,目睹一位在到職還不及半年的女性業務人員,獲頒最佳業績獎。在此之前,她曾在傳統的職場上走投無路,換了跑道,闖出自己的天空。
 我們不一定在遭逢重大災難或瓶頸時,才挖空心思地想:該如何重新出發?而是應該在人生每一個有形或無形的段落,檢查自己所在的位置。如果,發現那不是你最能發光的角度,就該重新找到另一個定位,肯定自己的價值,也看見別人的需要。我相信,這才是業務人員的價值所在。

堅定成功的信念,未來就有希望

 資深作家黃明堅小姐有一本書的書名取得很好,叫做:「別怕,一定有路!」這句話,可以鼓舞許多碰到業績瓶頸的業務人員,絕地重生。永遠不放棄希望,堅定地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再加上用對方法,就一定可以走出新的人生。
 台灣地區遭逢「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災害時,固然損失慘重,但還是出現幾個令人稱羨的奇蹟。其中之一是台北八德路災區中,受困六天的孫啟光、孫啟峰兄弟獲救的過程。
 他們被活埋在瓦礫堆之中,心中所堅持的信念,無非也是「別怕,一定有路!」不單只是他們兩個人這麼想,他們的父母也一樣,六天六夜沒有闔眼,守在災難現場,堅持等待奇蹟。
 接受媒體訪問時,歷劫歸來的兩兄弟,異口同聲說:「今後我們要做善事!」重生之後的他們,藉此發現到生命的另一種價值。在醫院休養幾天之後,就進入災區幫忙處理安置及重建的工作。這種一心想奉獻自己、再接再厲要成就別人的精神,很值得業務人員學習。

積極走過事業生涯轉彎的地方

 生命中有許多段落,包括計劃之內的、和意料之外的。畢業、升學、謀職、退休……這些多半是計劃之內的。結婚、跳槽、病痛、死亡……這部分不可控制的因素比較多。意外的段落,常出現新的轉機。以正面思考的方式,重新定位自己生命的價值,積極出發,將帶來不同於以往的成就。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真好,給困頓的人生,帶來無窮的希望。年少的我,只能感動於「山窮水盡」和「柳暗花明」之間轉變的契機。長大以後,我才知道其中的關鍵,其實是「疑無路」和「又一村」之間的心情的轉變。
 人生,如果真是一個大舞台的話,從「山窮水盡」到「柳暗花明」,並非是場景佈置的移動,而是從「疑無路」到「又一村」的心情轉變。
 心情轉變,磁場也跟著轉變。人生,因而不同。業績,當然可以再創新高!


 失意的時候,適當安慰與鼓勵,的確幫助很大。但是,再多的安慰與鼓勵,頂多只是撫平憂傷的情緒而已。真正能夠讓一個人反敗為勝,離開事業生涯中低潮的谷底,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
 「危機,就是轉機。」這句話勵志的效果,遠大於實質的幫助。在真實的商場上,危機就是危機,並不會等於轉機。如果不趕快採取積極的行動,調整適合未來的新策略,危機只會每下愈況,終致不可收拾的局面。甚至,還會造成另一個潛在的危機,在最窮途潦倒的時候爆發,徹底毀滅。
 有一家販賣高級商品的小店,經濟景氣好的時候,生意好不得了,老闆根本不去想顧客究竟為什麼上門。後來,景氣變差,門可羅雀,老闆同樣也搞不清楚顧客為什麼流失。正當他實在煩得不得了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安慰說:「沒關係,危機就是轉機。」
 老闆聽了覺得很受用。痛定思痛之後,他決定以「打折促銷」的方式,來因應不景氣。於是,原本還算清新雅致的小店面,搞得面目全非,貼滿折扣的標語,連最後一批忠實顧客都不再上門了。經過兩個月的苦撐,以關門大吉收場。也許,顧客需要的是更有附加價值的服務,以維持高級商品風格,而不是低價促銷。
 碰到危機,慌了手腳、停頓在那兒不加以處置,和隨意做些不恰當的處置,結果都一樣糟糕。

精準地預測未來,不要停在危機的原地打轉

 危機,不會自動變成轉機。危機,也不會在胡搞瞎搞之後,變成轉機。
 與其傻傻地相信「危機,就是轉機!」不如接受另一句說法十分類似、但意義截然不同的座右銘:「化危機為轉機!」最關鍵的重點在「化」這個字的行動上。
 在日本素有「賺錢之神」稱號的邱永漢先生,在他的新作《最壞的時代是最好的機會》中,提到很多日本企業面對泡沫經濟之後的情況,也和讀者分享了許多他獨到的見解。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鼓勵大家要掌握未來的趨勢,才能突破不景氣的瓶頸。
他說:「世事多變,趨勢在變,流行也在變。重要的是敏銳地洞察一切,並採取因應措施。確認魚游的方向,抄到下游耐心等待,魚自然會上鉤。」
 從這句話中,我得到的體會是,若要積極地化危機為轉機,不要只是目光短淺的將焦點集中在目前的危機,而是要看到將來的機會。
 如果,這個湖畔的魚已經被釣光了,任憑你有多大的耐性可以坐在那兒等待、願意多麼努力準備釣餌甩竿拋線,能釣到魚的機會,還是非常渺茫。但是,若能即時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轉換個流域,重新舉起釣竿,也許就能很快地得到成功的機會。

實際有效行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在台灣地區遭逢「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之後,我又聽見各種媒體傳述「危機,就是轉機。」的「福音」。這當然可以暫時地撫慰災區民眾因受創而不安的心情,但是從口號到行動,需要的不只是努力與耐心,更要智慧與遠見。
 在「化危機為轉機!」的過程中,不要拘泥固有的觀念,而應看準未來的趨勢,採取有效的行動。重建的工程,不能只是彌補現在的損失,還必須創造出符合未來需求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能以尊重自然、疼惜生命的角度重新建設,而是倔強地堅信人定勝天、要錢不要命,下一次危機來臨時,又該如何自處?
 危機,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我們回到新的起點,重新思考出發的方向,踏出不同於以往的步伐之後,才是轉機的開始。

(本專欄作者為行銷顧問及台北之音廣播電台「台北Office」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