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7月 25日
HOME
黃雅烈博士為飢餓30慈善大會演講
只有自己親身体驗飢餓,才能嘗到飢餓的滋味。 約1千8百名馬來西亞 男女老少, 聚集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 “Juara Stadium” 一起挨餓30個小時。
《星洲日報》主辦的“情義75畫人間─大馬歷史圖集.世界華文報展” 於7月24及25日週日早上在武吉加拉的冠軍體育館揭幕,帶領廣大的讀者一起走入歷史的隧道。這項配合《星洲日報》創刊75週年而舉辦的展出,將過去75年所發生的國內外歷史大事件,通過照片和剪報呈獻在大家眼前,讓大家溫故知新,展望未來。
《星洲日報》
75年歷史大事件圖片
和世界各地的華文報紙
這項展出特別安排在《饑餓30》營的場地舉行,讓年輕的營員一併參與這項深具教育意義和啟發性的活動,從中深入認識國家民族的歷史,以便達到啟發下一代的目的。
同時﹐《星洲日報》也和世界宣明會聯辦“饑餓30營”。8年來,這項活動堅持不懈的延續下來,每年獲得的響應愈加熱烈,報名參加“饑餓30營”的人數,已經突破往年記錄。
《星洲日報》社長丹斯里張曉卿在致詞時指出,“情義75畫人間──大馬歷史圖集.世界華文報展”,是一份貫穿不同時代的歷史獻禮,除了反映世界華文報業的發展,也訴說大馬歷史發展的進程,當中有辛酸、血淚、喜悅,也有感恩,最重要是喚起大家對歷史的尊重和瞭解。 他表示,雖然展出的圖集和文字,早已經泛黃老舊,但它們卻真實地記載了時代的風雲變幻和生命步履。 他希望在所展出的天地中,大家能夠喚起失去已久的記憶,也能走入時光的隧道,重溫生活中的痛苦和歡笑,也可以在文字和圖片中,認識《星洲日報》75年勇敢和真誠的辦報路程。
場內的節目一環接一環﹐充分讓學營員可以融入時光的洪流裡﹐感恩前人的努力、體驗當下身處異地的人的饑餓苦疾。下午時分,在特地來馬的鄭惠玉及許振榮,與已挨餓22小時的營員分享他們曾往蒙古災區的寶貴經驗後。
大會特別邀請講師界的泰山北斗﹐黃雅烈博士與千多位的營員分享他的主題:“生命彩排”。
首先﹐生命導師黃雅烈博士為在場的觀眾表演白紙變鈔票的魔術﹐迅速振奮場內所有人的精神﹐拿督斯里黃家定部長和社長拿督斯里張曉卿也被黃博士吸引住了注意力。
黃博士指出﹐營員現在所做的動作﹐就是彩排﹐通過《饑餓30》﹐來感同身受地體會飽受饑餓煎熬人士的痛苦。雖然只是短短的30個小時﹐但是已經可以從中深深地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幸福。所有的人都聚精會神地聽著黃博士把彩排的概念娓娓道來﹐一點睡意也沒有。
接著﹐黃雅烈博士也說道﹐人生是不歸路﹐只是單程票﹐但是人卻往往蹉跎歲月﹐不知所謂。等到人生路的終點站時﹐才來後悔遺憾﹐驚訝自己還有太多心愿尚未完成﹐可是此時此刻已是來不及了。他強調﹐人的一生都是充塞著兩個關鍵﹐就是《因》和《果》。
種種的一切﹐都離不開祂們的主宰。黃博士說明﹐凡人很多時候只看到《果》﹐沒有看到《因》﹔只有智者才會先看到《因》。所謂“卻知昨日因﹐今日受者是﹔卻知來日果﹐今日做者是”。
有《因》必有《果》﹐所以生命必須預先做彩排﹐預先去看《因果》﹐完完全全讓自身的五感六覺明瞭﹐一旦這個《果》在今天出現了﹐是否就是自己所希望的? 所期待的?如果不是的話﹐那就得從今天起﹐努力營造《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感恩珍惜當下﹐才能義無返顧地向人生道路邁進﹐找尋到屬於自己一片天的光明面﹐無怨無悔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在這之後﹐黃雅烈博士親自帶動一個瞑想﹐讓全場的營員在黑暗的環境下﹐跟隨著黃博士的敘述﹐進入自己的思海模擬彩排。從現在逐漸倒退回自己小的時候﹐甚至出生以前﹐親生的父母是如何把自己辛辛苦苦的養大成大。有許多營員瞑想到最後﹐不禁流下了兩行熱淚﹐場內氣氛一片溫馨。
黃雅烈博士的精彩課程在一片如雷的掌聲﹐以及一首《感恩》的歌帶動下圓滿地結束﹐大會更頒發紀念品於黃博士﹐感激他能不計薪酬地為《饑餓30》奉獻義講。
接著全體工作人員在體育館下拍了合照後﹐就收拾一切踏上歸途。